愛海無邊回頭是草
一句俗話「好馬不吃回頭草」不知禍害了多少「馬」,也不知令多少「馬兒」面對寸草不生的荒野,仰天長嘯,在古道西風中斷腸。
關於「回頭草」究竟是吃還是不吃的問題,讓我想起那個著名的選麥穗的故事。在一片麥田旁,三個人被告知只有一次選擇一個麥穗的機會,且不准走回頭路,看誰選的最大。
第一個人剛下麥田,就興沖沖地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還算夠大的麥穗;第二個人下田後,走走看看,以瞭解麥子的長勢,然後差不多走了一半,便選擇了一個他認為最大的麥穗;第三個人估計是位足球愛好者,牢記著貝利那句「最好的進球是下一個」的名言,一直在麥田裡走啊走,總覺得下面還有更大的麥穗,結果走到了麥田的邊上,沒辦法,只好就近隨便摘了一個麥穗了事。
這個故事如果用在愛情或婚姻選擇上,那麼第三個人最辛苦,也最接近於「不吃回頭草」的「好馬」。估計可能因為是匹「好馬」,能走更遠的路,所以不回頭,結果那個最大的麥穗只能留在回憶中,而最終在麥田盡頭隨便選一個麥穗作罷。
其實仔細想一下,一個人一生中真正不能「回頭」的事並不算多,如果說人生有時間和空間兩大坐標,唯有時間才是真正不能「回頭」、一去不復返的。「不吃回頭草」只是一句俗話,如果願意,任何一匹馬都可以在不同的時間「光顧」同一棵草,前提是那棵草還在那裡等著這匹馬。
遺憾的是,由於「好馬不吃回頭草」這一莫名其妙的古訓,使得多少「草」依舊而「馬」不見,這種現象與其說是觀念問題,我看不如說更多的是由於面子問題。
我就想不通,如果回頭的草還在,如果前方的路太崎嶇,甚至一直通向沙漠,又憑什麼不可以回頭?那些非要找到下一處更好的草或者麥穗的傢伙,在蹉跎了一生的歲月之後慨嘆惋惜,才發現其實最好的已經錯過,這樣的所謂「好馬」,真不知好在哪裡。如果「回頭草」肥美可口,甘之如飴,而且還在那裡等著你,我看倒不如立馬掉頭啟程,這才是一匹真正的「好馬」,正所謂「愛海無邊,回頭是草」。
認清自己的心
從古至今,愛情是無數文人墨客筆下永恆的主題,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。有的人說,愛情是兩個人在恰當的時間,恰當的地點,一種相對恰當的相遇;科學家說,愛情是一種化學反應,它的最長有效期是兩年。這兩句話綜合起來也可以這麼理解:所謂的愛情是在不斷成長中又不斷地幻滅,週而復始,復而周始地會在一個人的身上演繹很多次。
兩個人之所以成為情人並長久地相伴下去,是以愛情開始,以適合繼續的。每個人的愛情,由於化學反應的作用或者荷爾蒙的作怪,可以有無數個開始,當一個人在愛情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時,才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那個已經在中途下站了。是繼續前進?還是返路而尋?
人們對於錯過的事情,礙於「好馬不吃回頭草」的傳世名言,即使自己後悔得想去撞牆,因為面子也不願買張回程票。有句話說得很好,鞋合不合適,只有腳知道,心裡苦不苦,也只有當事人知道了。心是最強大也是最脆弱的地方,合契的心生命力會更強盛,反之則會日漸衰微。
每個人的感情都會受到外力的誘因而脫離軌道,但也正因為它的脫離,才會意識到原來的軌道是多麼的正確與契合,才會加倍的珍惜,否則他(她)是永遠不會覺察到自己有多幸福,到底哪一個才是自己想要的。
「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」,這也是千古佳句,老祖宗都主張要回頭看一看,並沒覺得不好意思,子子孫孫更沒必要了。「識時務者為俊傑」,認清自己的心,幸福最要緊,不要最好的,只要最合適的。該回頭時,勇於回頭,免得車票過期,空留餘憾。
曾經愛情如舊茶
喝茶時,曾經給兩個妹妹做過一個這樣的測試: 問:初戀情人約你見面,見不見?兩人一致回答:見!不見白不見!問:約你共進晚餐,去不去?兩人回答一致:去!不去白不去!問:約你共度良宵,幹不干?兩人依然異口同聲:不干!說完,對視,然後哈哈大笑。
這種隨機的測試方法,當然不具有普遍意義。只能說明部分人對曾經的愛情已不抱過多的奢望,潛意識中把它當作一種精神層面的心理情感了。愛情如茶。現在擁有的愛情就像眼前這杯冒著裊裊熱氣的濃茶,即使不甜,帶著些許的苦味,但沁人心脾的香味和舒心活血的溫燙,足能給人以滿足之感。解渴而暖胃,這就是眼前新茶平淡而實在的功效,所以有人美其名曰:香茗。
曾經的愛情,如隔夜舊茶,放在桌上,或許看起來很美,可以演化成一道靚麗的風景。睹物思人,曾經的溫柔纏綿、清純甜美、怦然心動,和臉上那一朵紅雲所交織的浪漫和激情,當作回憶來品味,倒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趣。真要是讓你重新品嚐,手裡的杯子,溫暖不再,桌前的人面,紅雲不再。喝進嘴裡的,即便不苦,但香味全無,寡淡無趣。
一杯冰涼的隔夜舊茶,當風景看,比不上窗外,當解渴用,比不上白開水,只能徒增淒冷、憂怨和嘆息。回頭又能如何?不如回憶的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