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

愛情的胡話,沒有哪一個比「愛情是無私的」更荒謬


他說,她枕頭歪了,他隨即給她理正;她要水喝,他立馬給她拿;
她不厭煩,他就唸書給她聽;她睡著了,他輕輕地掩上門;有人送花來,他給她裝進瓶子裡……

她說,她也很愛他。但他們的關係風波不斷,充滿了激情、眼淚、離散和聚合。
她認為她做了「所有正確的事」,可都成了他沒當回事的犧牲,
更讓她難以理解的是,這還會讓他更有理由感到憤恨。

他們都覺著自己在無私地愛著對方,可正是這「無私」讓問題變得複雜了!

無私的愛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
心理學家納撒尼爾·布蘭登說,要理解這一點,我們得問幾個問題:
■ 問問自己,是否要情侶無私地愛撫我們,
 在這一過程中有沒有得到任何個人滿足;
 或者我們要戀人愛撫我們,是因為TA樂於這麼做?
■ 問問自己,是否要情侶與我們獨處並做出自我犧牲;
 或者我們是否要情侶把體驗這時光作為榮耀?

納撒尼爾‧布蘭登認為,如果覺得體驗這時光是榮耀,
如果我們需要情侶體驗到我們對生命的興奮、
激情、迷戀、喜悅,那麼我們就別奢談愛是無私的了。

即便在最親密的關係裡,我們也需要知道並尊重我們自己的需和要。
這並不是說在戀愛關係中沒有妥協和適應,顯然是有它們的位置。
但是,如果我們過於忽視或犧牲我們自己的需和要,
以討好或滿足對方,我們就是對雙方都犯罪了:
因為允許對方成為我們的犧牲品的收集者,
就是讓對方成為我們討厭的人。這種政策對愛情毫無益處。

如果一個人,公開宣稱要去愛,但不瞭解培養愛的藝術,
那個人的問題就不是屬於「自私」的問題,而是不成熟的問題。
愛情要求的不是自我犧牲,而是成年人對自私的理解。

愛情是一個自作主張的意義深遠的行動
自私的愛並不意味著對情侶的需要或興趣漠不關心,
君不知,我們相愛時,利己主義概念的外延便已擴展到接受我們情侶的幸福。
這是對愛情的巨大讚美:對另一個人宣佈TA的幸福對我們有著自私的重要性。

告訴所愛的人說TA的幸福屬於我們的私利這並不是一種恭維。
因為,愛一個人就是要在TA身上看到自己,並且希望和TA一起讚美我們自己。
這並不是無私的,可這無限地接近了愛情的本質。

此外,如果戀愛中的我們明智地花時間單獨待在一起——什麼也別做,就是待在一起——
分享我們的生命、想法、感情、幻想、渴望……
彼此作為探索自我的嚮導、促進者、鏡子和被徵詢意見的人,
造出一道個人發展愛的門道——
這難道不是對明智的自私最高尚和最崇高的表達嗎?

所有關於愛情的胡話,沒有哪一個比愛情是無私的這個概念更荒謬了。

自私並不意味著互相耗乾,而是彼此滋養
實際上,愛情都需要成熟的品質和態度,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為過。
如果我們只看到自己的需求,看不到對方的需求,
那麼我們就是一種孩子和父母的關係,這不是平等的關係。
在愛情中,獨立平等的雙方不是互相耗乾,而是彼此滋養。

要滋養另一個人,就是毫無保留地接受、尊重對方,支持對方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,
在最深和最親密的層次上關心對方的想法、感覺和需求。
這就要對這個人誠實表明自己的所需和所要,
要永遠記住對方的存在不是僅僅為了滿足我們的所需和所要。
這要創造一種局面,讓雙方都能體驗到自個兒是很重要的,
其想法和感覺的表達都會受到歡迎,而且還要理解有時對方的需要是寂靜和獨處。

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存在「我們曾經是小孩」的問題,
並且有時那個小孩也需要滋養。
我們要認識到在自己和情侶心中的那個小孩。

我們必須和那個小孩保持良好關係。要滋養我們所愛的人,
就是要滋養那個成人心中的小孩,並接受那個小孩是他/她的一部份。

正是有了這種彼此關心、相互滋養的模式,
我們才可以在相愛的男女之間進行觀察。
他們對情侶需要的敏感來自對自己需要的敏感,
對情侶心中小孩的接受來自對自己心中小孩的接受。
這就很容易瞭解為什麼這樣的人愛情會發展。
並且很容易理解,在沒有這樣的滋養時,
愛情為什麼往往會減弱、乾涸,直至消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